南岳衡山,以其灵秀的自然风光和浑厚的文化底蕴,向来为丹青圣手所青睐。“北势南韵”是历代山水画家在南岳题材表达中所致力追求的审美意境,而谭长德先生便是将衡山“北势南韵”之意境特质形之于画作之中、于新时代摹画南岳品格的第一人。
11月20日,长沙公司携手株洲公司共同开启了一场探寻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的交流会,让藏友们在画作中感受隽永高雅的笔墨意趣之余,还能亲身体验画家谭长德先生笔下的衡岳松风。
上午,藏友一行首先抵达了南岳美术馆,受到了南岳美术馆的热情接待。馆长赵禁先生以谦和不失风趣的姿态,带领大家游赏了衡岳主题画作。他介绍:“本次展览特为高阶藏家们所办,展示的都是谭老师精挑细选的画作。”每一幅画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尤其《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被誉为“当代《清明上河图》”,以湖南的山脉、水脉为经纬丝线,编织出新时代民族复兴、繁荣富强背景下的蓬勃文脉。
山水画所表达的情感比人物花鸟画更难概括一些,在小平方尺画出南岳的宏大壮观很难,所凸出的情感更难。谭长德老师以“林泉之志” 秉持“心师造化”,在虚实变幻和浑厚苍茫的笔墨书写中表现出南方山水“曲得其情”的灵秀,以方笔、粗笔、挺拔浓重的直笔皴线描绘出南岳之雄浑厚实,更显难能可贵。画作欣赏完毕后,长沙公司副总经理薛雅倩点评道:“谭老师画的松树正是其艺术品格的具象凝华,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潜力。”
赵馆长为藏友们讲解
上午十点,藏友们抵达了衡山,冬日的衡山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枫叶如火,层林尽染;山涧清泉静谧而神秘,美不胜收;南岳大庙的香火、祝圣寺的钟声,回响着历史文化的厚重。藏友们沉浸其中,在位于半山腰的衡山书院中,正式开启了此次藏友交流会。
会议开始,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蒋炳炎先生热情地欢迎了藏友们的到来,并向藏友们介绍了衡山的历史,以及衡阳最有名的画家之一谭长德先生。他表示:“衡阳全力支持美术创作,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十年磨一剑,谭先生对艺术的追求,对山水画的探讨是非常有境界的。他笔下的每一棵松、每一朵云都有着谭先生对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蒋区长一边介绍一边邀请藏友们一起欣赏谭长德老师几幅浅绛山水之作。藏友们频频点头,流露出由衷的欣赏与赞叹。
画卷展示
闲谈过后,便是寻味,藏友们围坐在餐桌前,品尝着衡阳的特色美食。餐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轻松的氛围中,彼此之间分享对画作的见解和感悟。茶余饭后,藏友们一起漫步在山腰间,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凭栏远眺,望树叶婆娑,此刻随着节奏的放慢,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藏友剪影
云卷云舒,翠峰如簇。本次的衡山交流会活动,不仅让藏家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谭长德老师作品中的“衡岳松风”,眼见衡山苍苍与气清岳秀,更好地融入到画境之中,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极高的审美意趣与收藏价值。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长沙公司和株洲公司与高阶藏友之间的联系,展现了艺术顾问专业、周到的服务,成为藏友们心中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
“雁到衡阳不南飞,客到南岳不思归。”此次衡山之行,让藏友们流连忘返,日近薄暮,归程的车轮启动,带着对衡阳的眷恋和不舍、对谭长德老师画作的欣赏与敬佩,缓缓踏上了回家的路。窗外片片松峰渐渐远去,但这份美好将一直留在藏友们的心中。
来源 | 长沙分公司
编辑 | 张淑洁
一审 | 刘丽华
二审 | 杨紫薇
三审 | 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