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著名学者黄锦祥在书友家中发现了一件康熙时期的“通关文牒”。据悉,这件罕见的“中国古代护照”距今已有305年历史,它是“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证物,见证了古时候“云南地区”的商贸活动,具有很高的文献收藏价值。
到目前为止,国内印有康熙年份的“通关牒文”比较罕见,存世量仅有几件。其中,洛阳民俗博物馆珍藏有两件,均是官府颁发给商人使用的,分别是康熙四十三年和康熙五十四年的牒文,可见其弥足珍贵。
通关文牒为中国古代护照,又称作“通关牒文”,它是古代通过关戍时必备的通行证,曾被称为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每到一国需加盖该国印玺方可通行。苏武出使匈奴不敢忘“节”,玄奘取经所用的“度牒”等都为此类。康熙年间称为“通关牒文”,从清末开始称为护照,我们现在称为出国护照。
简单来说,通关牒文就是“官方通行证”,即由地方政府颁发的、通过关卡时所需的官方文书。据《明史 • 职官一》记载,驿站、递运所“皆以符验关券行之……”、“及使人出关,必验勘合”。严格的关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康熙二十八年(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牒文上记载有持照人姓名、籍贯、携带牲畜以及运输货物、发照日期、盖官方印鉴等资料,以便各关卡验证放行。
我国最早护照雏形在夏、商、西周时期,称之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改称为“封传”和“符节”。宋代时期,护照演变为“关引”和“符牌”,元代护照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护照的演变由石铜变竹木,由竹木变纸张,由手书变印刷模式。因此,康熙时期“通关牒文”的发现,再次见证中国护照的演变史!
学者黄锦祥发现的这纸“通关牒文”,是清康熙年间由政府统一颁发的商用通关文件,当时是采用格式统一的制式木版印刷而成。使用时,仅需在其空白处手工填写执照人的姓名、货物名称、所经地名等内容。在护照左侧处还有一个小的坚框,框内绘刻一个戴帽的男性半身画像,相当于当时的手工版“证件照”。
有了这一纸牒文,持证人就可以带上商队和货物出发了,通过这件牒文中的货物名称和所经地名,我们发现这是一支由“云南江溪”出发的商队,是云南境内由云南布政司颁发的“当地护照”。这支由20条骆驼和5匹骡马组成的装满茶叶和丝绸等货物的商队,浩浩荡荡经过云南,穿州过省历尽艰辛最终扺达国外…而这一纸牒文贯穿着云南沙溪一带“茶马古道”的发展史,再现“万里茶道”的繁华景象,它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凸显了重要的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