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典集团,为您带来最新艺术行业资讯
来源:美术报
这是一场“自恋”指数极高的展览。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自拍的人,那你一定不能错过横跨16世纪至21世纪的艺术大师的“自拍”教程。
9月9日,“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在上海东一美术馆展出。
此次展览汇集了50件乌菲齐美术馆珍藏的16世纪至21世纪的自画像真迹珍品。包括拉斐尔、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雅克-路易·大卫、安格尔、夏加尔、莫兰迪、草间弥生、蔡国强等50位艺术大家的自画像作品。
展览现场
乌菲齐美术馆是意大利佛罗伦斯历史最悠久和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艺术博物馆,以收藏大量文艺复兴时期名迹而知名。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展现西方艺术史上一系列名家大师的自我写照,揭示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历史变迁。展出作品包括《拉斐尔自画像》 《委拉斯开兹自画像》《伦勃朗自画像》《夏加尔自画像》《草间弥生自画像》等,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到这些艺术大家是以何种思想、何种方式将自己的面貌呈现在画作中,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画中的自己的。
展览现场
其中《拉斐尔自画像》是拉斐尔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此次展览也是这件举世闻名的画作首次亮相上海。
拉斐尔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尽管英年早逝,他仍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作品,推动了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亦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艺术财富。
《拉斐尔自画像》是这位天才艺术家最著名的画作之一,画种的他黑帽、黑袍,以及得体的白色衬衣,着一身被后人称为“raffaella”的艺术家行头的。以一个鲜活的、带着清纯和静穆气质的形象,表达着属于他的那份优雅、勤勉、美丽与谦逊。画面中深邃的眼睛和优雅的容貌,就如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对这位天才画家的称赞,“他是艺术家完美形象的最佳代表”。
拉斐尔·圣齐奥 木板油画 47.3×34.8cm 1504-1506年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 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这幅半身像上的老者面容消瘦,挺鼻如峰,苍鬓如戟,手中拿着调色板,他便是便是16世纪威尼斯画坛巨匠提香。虽然他的脸上布满皱纹,但依然流露出沉思与自信的神采。晚年的提香享誉欧洲宫廷,备受王公贵族的欢迎,这幅画彰显了他的显赫地位。 提香·韦切利奥 布面油画 78.5×63.5cm 约1595‒1600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 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弗拉芒画家王子”鲁本斯的自画像将巴洛克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中他以四分之三侧身角度,络腮胡勾勒出面部轮廓,头戴宽檐帽遮盖脱发,项上戴一条金项链,彰显其尊崇的社会地位,亦象征奥地利和丹麦统治者授予他的荣誉。
彼得·保罗·鲁本斯 木板油画 85×61cm 1623年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作为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用近100余幅自画像,记录了自己从小鲜肉到老腊肉的全过程。
伦勃朗自画像拼图
这幅自画像是伦勃朗近63岁时以他惯用的“明暗法”所作。此时画家已穷困潦倒,画中人物专注的眼神展现出他曾经拥有的辉煌与骄傲,而嘴部却表达一种忧郁,似乎诉说着往事已不可追。这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张自画像。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 布面油画 74×55cm 约1668-1669年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 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梦幻的“滤镜”,充斥在马克·夏加尔自画像的色彩中。作为超现实主义大师,马克·夏加尔将他的浪漫贯穿他的一生,看他的画如同走进了一个充满爱与诗的寓言世界。
马克·夏加尔 布面油画 61.5×51cm 1959-1968年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 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委拉斯开兹作为西班牙黄金时代最杰出的代表画家之一,在世界美术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画家影响巨大,包括戈雅、马奈、毕加索、达利、培根等。他举世闻名的《宫娥》更是西方绘画中被分析得最多的作品之一。 在委拉斯开兹近44岁画下的自画像中,他用写实的画风刻画了自己的侧面,展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 布面油画 103×82.5cm 约1643年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 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玛丽-路易丝-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作为欧洲最重要的肖像画家之一,在接触了鲁本斯的作品后,成为一名出色大胆的调色师。 雅致精妙的蕾丝领边、色彩鲜艳的腰带、画布和调色板。这些时尚单品都在这幅优雅的自画像中微微发光,将18世纪女性的风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散落在双肩的卷发映衬着光彩照人的脸庞,给人一种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感,实际上当时的她已经是熟女。而因为勒布伦十分仰慕鲁本斯,她也在这幅作品中选择了更温暖的颜色组合,同时使用薄薄一层透明颜料。
玛丽-路易丝-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 布面油画 100×81cm 1790年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 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瑞典水彩大师卡尔·奥洛夫·拉尔森一样,一个玩偶,将生活中的童趣、幸福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其他作品表现的大多也是自己家庭生活的场景,或在园中聚餐,或在壁炉旁围坐……每一幅作品都展现出家的温馨幸福和画家浓浓的爱意,而他的妻子和八个孩子就是画中的主角。
卡尔·奥洛夫·拉尔森 布面油画 95.5×61.5cm 1906年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 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鲜艳的波点是“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标志。这幅自画像上,她也没有放过表达对小圆点的狂热喜爱,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她的前卫艺术。
草间弥生 布面丙烯画 100×80cm 2010年 ©Photographic Department, The Uffizi Galleries - By Permission of the Ministry for Culture of Italy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再到当代艺术,此次展览是500年来自画像艺术发展史的一次集中展示。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