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典集团,为您带来最新艺术行业资讯

来源:99艺术网



从30后到90后,

40余位中国当代重要艺术家,

近50件重要作品,

横跨半个世纪的展览内容

……

对于“节奏与迭奏”,

这个丁泽华承接松美术馆后的首展,

估计很多人是好奇大于期待。

松美术馆,

这个位于诗一般美好的格拉斯小路上的人气美术馆,

在国内首位95后美术馆馆长出任后,

借由这个开馆大展,

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怎样的艺术景观?

又释放了哪些有关美术馆发展方向上的信号?

 

“节奏与迭奏”展览现场


“我很喜欢这个词”

从生于1937的袁运生,到生于1991年的孙一钿,虽然展览并没有强调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脉络的全面呈现,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这段历史的走向中,不同代际的艺术家所呈现出的阶段性面貌,以及以时代背景为注脚的观念流变。


“节奏与迭奏”展览现场,松美术馆


展览名“节奏与迭奏”,这两个在日常中并不生僻的词,在哲学语境中,却有着较为拗口的解读。


“节奏与迭奏”参展艺术家


“展览概念出自德勒兹与加塔利合著的《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其本义指向一种重复迭奏的曲式,在《千高原》中,‘迭奏曲’经过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浇灌而生长成一个哲学概念,其并非是一段节拍谨然、连续奏响的声音,而是一个持续进行着界域化和解域化的运动配置。因而,迭奏曲始终处于开放的居间状态,那些处于生成之中的、临界的、混沌的‘间距’赋予迭奏曲以恒久的运动。”


“节奏与迭奏”展览现场,松美术馆


“相比迭奏这样的力的叠加对抗,节奏则是一种协调、过渡和连接:它是异质性空间的协调,是环境和环境之间的过渡,是临界面瞬间的连接。”


“节奏与迭奏”展览现场,松美术馆


抛开文字和语义上的复杂游戏,策展人汪民安很直接地说:“我很喜欢这个词。”实际上,从汪民安更加通俗版的解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展览更多的是想要突出中国当代艺术在创作上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一部当代艺术简史

陈丹青、方力钧、刘小东、毛旭辉、张晓刚、徐冰、周春芽、曾梵志……在同一场展览中,能看到如此多的当代艺术“大牌”似乎在这个时代中已不多见。在松美术馆2万多平米的展厅里转上一圈,好像是温习了一遍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简史。

周春芽,绿狗3号,250×200cm,布面油画,1997

毛旭辉,大家长系列—家长图,布面油画,1992,98×72cm


展览并没有按照时间的线性脉络进行布展,也没有严格地区分风格、流派和媒介,但正是这种“混搭”反而突出了当代艺术创作在不同领域、媒介之间的过渡关系和各种边缘间的相互连接。

“节奏与迭奏”展览现场,松美术馆

尚扬,95大风景-1 ,布面油彩、丙烯,1995,175×202cm


在这个展厅中,我们不仅可以同时看到陈丹青的《康巴汉子》、丁乙的《十示》、毛焰的“肖像”、尚扬的“大风景”、王广义的“大批判”、徐冰的“天书”、曾梵志的“面具”、张晓刚的“大家庭”等等在国际上极具知名度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也能够通过诸多作品看到相对更年轻一代艺术家的表现张力和思考维度。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9号,布面油画,1997,149×189cm

曾梵志,面具系列1997第3号,布面油画,1997,150×129.9cm


娜布其在创作中关注物件与材料在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意义。借助工业材料和现成物,她在雕塑作品中,探索了物质与结构,以及人类感知经验之间的关系。作品虽然看起来稳定又和谐,但却处处充满违和感。

娜布其,游戏以及关节的重要性,铜、木头、不锈钢、漆,

118×88×112cm,2020

图片由艺术家和马凌画廊提供


看秦琦的绘画,总会给人以一种将各种生活常见之物并置到一个个“异质空间”的感觉。在秦琦建构的世界中,对于什么是可以入画的、什么是合理的结构关系似乎都是模糊的。秦琦的作品是极具个人化的感性表达,但同时他又与同时代的艺术家隐喻现实的观念有着些许共性。

秦琦,椅子也可以救人 ,布面油画,2004,180×220cm


对于仇晓飞而言,绘画似乎并不仅仅是一种表达的媒介,更是一种进行精神体验的方式。父辈在经历社会变迁过程中而产生的心理动荡也在深深影响着仇晓飞,这让他的作品时常呈现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仇晓飞,大花坛,布面油画 ,2004,200×179cm


孙一钿在画面中对“极致”的程度有着近乎较真的追求。但这种较真并不适用于整张画面。在孙一钿看来,当画面中的一部分松弛下来,那么极致的部分则会更加极致。而这种对比,也构成了她作品中独特的节奏感和质感。

孙一钿,没有温度的火,183×183cm,布面丙烯,2016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吴笛笛的作品主题大多来自于文人画中的花鸟虫草,但同时却在意义上超越了传统的吉祥和装饰意味。作品《∞》用极简的方式描绘了一根竹子扭曲的状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竹子,被破坏与撕裂的又何止是作为植物的竹子本身?

吴笛笛,∞,布面油画,2019,200x140 cm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虽以绘画为主,但也同时兼具了雕塑、影像和装置。媒介的丰富性,让展览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可看性。

展览中,隋建国的《手迹一个瞬间》是一件极具形式感的作品。隋建国曾说,艺术家虽然不会放弃那个“我”,但当眼睛闭上的时候,艺术家一直坚持的“我”就失效了,剩下的只有肉体与泥的关系。“手迹”系列中,隋建国将手工随意捏出的泥塑放大,用另一种材料进行完全复刻,包括留在其上的指纹。这既可以说是隋建国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对身体行为在时间中留下的印记所进行的捕捉和写真。


隋建国,手迹一个瞬间,展览现场,松美术馆


曹斐、姚清妹、胡力维、费俊、彭薇、秦思源、王拓等艺术家用影像的方式介入对艺术语言、社会现实、个体意识的表现与探索,呈现出了多维的面貌和视角。其中曹斐的单频高清影像作品《派生》是第一次在国内展出。


曹斐,派生,5'38",单频高清影像,16:9,彩色,有声

作品由谷歌艺术及文化项目委任

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空间及Sprüth Magers提供

姚清妹,地洞-诗&歌,影像,9'08",由艺术家及魔金石空间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厅里不乏令人震撼的大尺幅作品中,袁运生在80岁时创作的巨大尺幅作品《风平浪静》占据了整面展墙。袁云生对线条表现的研究和追求源于董希文所说的“一笔负千年重任”。作画之时,艺术家当下的情思、感受都会通过每一个笔触得以实现。同时,艺术家也需要调整状态,使自己进入到一个虚静的境界,才能够将对精神的表达通过笔墨所呈现出来。基于此,袁云生的作品虽然用笔精炼,也很少借助情节的渲染,但却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张力。

袁运生,风平浪静,布面油画,2018,500x500 cm  图片由艺术家和站台中国提供

年轻的“老”藏家

2022年3月18日,北京松泽艺术中心总裁、收藏家丁泽华正式出任松美术馆馆长,全面负责未来松美术馆的运营与管理。

丁泽华

松美术馆馆长

北京松泽艺术中心总裁、收藏家


实际上,除了美术馆馆长的身份之外,现年24岁的丁泽华还是一位入行已有七年的“老”藏家。

“节奏与迭奏”展览中大概有一半的作品来自于丁泽华的收藏。但对于丁泽华来说,并不想把这个展览做成一个私人的收藏展,而是借由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整体面貌,向大家传递出松美术馆的一种更为开放的视角和态度,以及绵延不绝的力量和活力。

松美术馆


“现在许多美术馆在做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同时,也兼具国际大IP展览或是迎合大众口味的展览。松美术馆将更聚焦与专注于原有收藏的再发现,沿着后89艺术不断拓展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脉络,实现收藏与展览的相辅相成。”丁泽华说。

在谈到出任之后,今年松美术馆的展览计划时,丁泽华表示:“今年的展览已经排满了,包括艺术家个展和主题性展览。跳出自我叙事的逻辑,展览以时间阶段或是根据不同主题进行提炼和归纳,在更广阔的维度上展开。”

文中图片致谢 松美术馆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