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典集团,为您带来最新艺术行业资讯!

来源:梵高博物馆

  在梵高的绘画中,或在他的字里行间,我们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机勃勃的感染力,澎湃而炽热,即使相隔百余年,仍从心底为之颤抖。

  所有这些,都是源于梵高年少时家庭艺术环境的熏陶,自然教会了他何为人生的起点,何为终点。春华秋实、夏日冬雪,四季变迁对他而言,是上帝的指引,是造物者的恩赐,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他内心里有对于上帝的敬畏,有对自然的热爱。

  1874年,刚到伦敦,意气风发的他,却在繁华的都市里仍然怀念着自然的气息,并在信中热情地对弟弟提奥写道:

  多出去走走,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画家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教会我们欣赏大自然……我拥抱着大自然,徜徉在诗歌和艺术的海洋中。如果这些都不够填满我,那么什么才能够填满我呢?[1]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梵高来到比利时南部,在煤矿地区做传教士。他对博里纳日的景致描绘,几乎在他写给他弟弟的每封信中都能看到。

  太阳在松树后渐渐变成了红色,傍晚的天空在池塘里映着光波。石楠和黄白灰相间的沙滩充满了和谐而多愁善感的情绪——看,生命中的这一刻充满了平静和感性,我们的整个生命像是穿过荒野的一条小径,但是,生命却不总是这样……[2]

  雪山融化,冬天绿色的麦芽在黑色的土地上冒了出来。从井底看,日光像天上的星星那样小。在这寒冷、萧瑟、昏暗的冬天,梵高结识了此前未曾认真交谈过的工人们、清洁工们、煤矿工人们……他们“扎根于贫穷”、“衣物肮脏”、“莽撞没有教养”,生活充满了不确定的危机——梵高亲眼目睹了一场煤矿事故的发生,但事故后他们依然“勤劳、干起活来很麻利”。从他们朴素真挚的生活中,梵高逐渐改变了生命的看法,开始通过简单的绘画,来表达他对上帝和人类的爱。

  至今,我仍然没有发现一个比’艺术源于自然’更好的关于艺术的定义了。[3]

  《博里纳日焦煤厂》1879年7月-8月创作于比利时弗雷沑(Flénu),

  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对于梵高来说,自然就是对生活的思考。1880年春,梵高再次辗转,草长莺飞,一片春意。当27岁的梵高看着自由的雏鸟褪去幼嫩的毛发,想起自己的处境,如鸟笼般,不禁感叹:

  什么时候是鸟儿换羽毛的季节呢——当它们没有了羽毛的时候——就像人类遇到挫折、灾难和艰难时刻。你能够在换羽毛的季节坚持下去,你也能够从中获得重生……”

  在它的内心深处,它在抵抗自己的命运:我被关在笼子里……噢!请把自由还给我,让我成为像其他鸟儿一样的鸟儿。[4]

  他是那么敏感而细腻,枯木逢春,日出日落,即使是树梢上的枝叶,也是生命的力量在一一绽放。他喜欢娇嫩的新芽,也喜欢匍匐的灌木。梵高开始有意识地将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到绘画中。用生命去感受生活,用青春去繁荣,用真诚去回报。技巧虽然重要,但远不如生命本身的共振来得强烈而热烈。

  梵高在一次散步时看到了这些树根,于是就在近处做了一个独特的构图。画中奇形怪状的树根,被棕黄色的泥灰岩衬托,零星地长了些鲜艳的绿枝叶。在此之前,梵高曾把树根描述为“盘根错节”,象征着人生的抗争。[5]

  《树根》1890年7月创作于瓦兹河畔奥维尔,

  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被誉为纽南时期最佳杰作的《吃土豆的人》背后,是反复的观察、临摹,梵高希望能让画中农妇的手,“有泥土的味道”。这个时期,他开始突破自然和人文的界限,他对这些发现感到兴奋和渴望,给奥连续写的五封信中都在探索如何多加练习,又如何让画作充满活力。梵高眼中的劳动人民,“诚心诚意地挣到食物”,播种在土地上,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而自然给他们注入了野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冬天深埋在雪地里,秋天深埋在黄叶里,夏天深埋在成熟的小麦里,春天深埋在青草里,这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它永远与割草者和农家女孩在一起,在夏天与广阔的天空在一起,在冬天与黑色的壁炉在一起。去感受——一直是这样,也将永远是这样。[6]

  《吃土豆的人》 1885年4月-5月创作于纽南,

  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梵高很喜欢麦田。对他来说,麦田就是童年走过的那片金黄色的土地。就像圣经里说的:“生时有,死时有;播种有时,收割有时”。麦田,即是故土之爱,也是他对生死轮回、播种和收获的理解。这就是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他对麦田的热爱。

  《暴雨来临前的麦田》 1890年七月创作于瓦兹河畔奥维尔,

  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在他的一生中,他画了许多关于麦田的作品,光与影,浓与淡,在他笔下闪耀,我们仿佛可以从画中听到麦浪在不同季节沙沙作响的声音。相同的情景,不同的呈现,同样也对他的绘画技巧是一个挑战。梵高在追求自然的过程中,其绘画艺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

  1《麦田上的云雀》 1887年6月-7月创作于巴黎,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2《麦田收割者》 1889年9月创作于圣雷米,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3《播种者》 1888年11月创作于阿尔勒,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4《麦田里的丝柏树》 1889年6月,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面对亲朋好友的死亡,梵高也不曾在画中表达出无力的灰败与颓丧。在他看来,大自然是一切活力的发源地,是可以永远寄托的,可以信任的,永恒的。

  1888年,海牙画派的代表人物安东·莫夫去世, 而他是在梵高最初接触绘画时曾给予指点的表兄。尽管两人最终因理念不同分道扬镳,但死讯传至梵高耳中时,他依然备受打击。尽管如此,梵高还是选择了画作来纪念这位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兄长。在他看来,绘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形态,是可感、可触、可见的,充满了生活的痕迹和情感。

  今天的调色板绝对是五彩缤纷的——天蓝、粉红、橘红、朱红、艳黄、翠绿、鲜酒红、紫罗兰。但通过强化所有的色彩,人们又能达到平静与和谐。而有些事情的发生就像瓦格纳的音乐,由一个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也不失为一种亲切的感觉。只是人们更喜欢阳光明媚、色彩斑斓的效果,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的想象。[7]

  《粉红桃树:纪念莫夫之死》 1888年3月创作于阿尔勒,

  现藏于库勒-慕勒博物馆

  在蓝天白云之下,桃树怒放,鲜明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交相辉映,每一个看过这幅画的观赏者,都能感受到梵高的激情和朝气,还有春天向上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1] 摘自1874年1月初,梵高给提奥的信

  http://www.vangoghletters.org/vg/letters/let017/letter.html

  [2] 摘自1878年7月22日,梵高给提奥的信(《亲爱的提奥·梵高传》,长江文艺出版社,P84)

  [3] 摘自1879年6月,梵高给提奥的信(《亲爱的提奥·梵高传》,长江文艺出版社,P89)

  [4] 摘自1880年7月,梵高给提奥的信(《亲爱的提奥·梵高传》,长江文艺出版社,P91)

  [5] 来源于:https://www.vangoghmuseum.nl/en/collection/s0195V1962

  [6] 摘自1885年6月22日  梵高给提奥的信

  http://www.vangoghletters.org/vg/letters/let509/letter.html

  [7] 摘自1888年3月30日,梵高给威廉米娜的信

  http://www.vangoghletters.org/vg/letters/let590/letter.html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